口腔保健知识问答:老年人根面龋有哪些发病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逐渐萎缩,根面易暴露,而且牙周炎时牙周袋的形成使牙龈与牙面分离,两者均使菌斑附着增加,因菌斑中微生物产酸,加之牙颈部本身薄弱等,导致牙骨质脱矿,无机物溶解,导致细菌渗入牙本质小管内而使牙本质破坏,产生根面龋。根面环境利于有蛋白分解倾向的微生物出现,尤其是龈沟液在炎症刺激下具有较丰富的各类蛋白酶,这些酶可能在龋病,特别是近龈根面龋的基质降解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牙周病的防治是防治根面龋的前提。根据老年根面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与根龋相关,牙周病患者根龋的患病率约为牙周健康者的三倍,并发现龈下菌斑,对根龋有直接影响。
成人静态唾液流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唾液流速及冲洗能力下降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抗龋能力下降,也加剧根面龋的形成。因此,积极防治老年人口干症及唾液分泌减少,将有助于降低根面龋的发生。西北大学口腔医学系研究人员调查报道,年龄与根面龋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根面龋多发于老年人的下颌磨牙,以及前磨牙的近中及远中面,老年人牙列稀疏,使近远中面成为食物滞留和菌斑形成的好发部位,又由于根面龋因其发生部位较隐蔽,常导致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时才就诊。因此,每天有规则地清洁牙齿对预防老年人根面龋有指导意义,早期治疗根面龋就显得十分重要。根龋由于面积大而浅,又多位于牙颈部,牙体制备时不易形成洞形,治疗相对困难。易造成根面龋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多数的老年人戴义齿(假牙),很容易造成食物滞留不易清洁,增加菌斑在牙面上的附着,因而增加了龋病、龈炎、牙周炎的患病机会形成根面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