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知识问答:口腔放射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在现代口腔医疗领域,口腔放射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对于口腔医生来说,它就像是一双透视眼,能够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牙齿、牙周组织、颌骨等结构,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然而,随着人们对辐射危害认识的加深,许多人在接受口腔放射检查时,总会担心这些检查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口腔放射检查到底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呢?
口腔放射检查主要包括全景片、根尖片、头颅侧位片和口腔CBCT等几种类型。全景片能够显示全口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整体情况;根尖片则主要用于观察单颗牙齿的根尖周病变;头颅侧位片则用于正畸治疗前的测量和分析;而口腔CBCT则能够三维立体地显示颌骨和牙齿的结构,为复杂手术和治疗方案提供精确依据。那么,这些口腔放射检查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伤害程度如何呢?实际上,口腔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非常低,远远低于医学界认为的安全阈值。以根尖片为例,其辐射剂量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中待上几天所接受的辐射量。而全景片和口腔CT的辐射剂量虽然稍高一些,但仍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从辐射剂量的角度来看,口腔放射检查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伤害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尽管牙科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很低,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接受大量辐射确实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但牙科放射检查属于低剂量辐射,其致癌风险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研究还发现,对于儿童等敏感人群来说,接受过多的牙科放射检查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等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能接受牙科放射检查,只是需要在必要时进行,并尽量减少检查次数。
在何种情况下口腔放射检查对人体的伤害风险会增加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增加风险:一是频繁接受口腔放射检查,尤其是短时间内多次接受检查;二是接受高剂量辐射的口腔放射检查,如不必要的口腔CT检查;三是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未佩戴铅制防护服等。因此,在接受口腔放射检查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检查,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同时,口腔医生也应严格遵守辐射防护原则,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检查环境。
口腔放射检查对人体是否有伤害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从辐射剂量的角度来看,口腔放射检查的伤害程度微乎其微;但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任何辐射都有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在接受口腔放射检查时,患者应保持理性态度,既要认识到其必要性也要关注其潜在风险。同时,口腔医生和口腔医疗机构也应加强辐射防护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口腔放射检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