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知识问答:口腔疾病对心脏疾病有什么影响?
口腔与心脏虽然相距遥远,但是许多疾病有着相互联系。口腔疾病可能引发或加重某些心脏病,而有些疾病症状使两者易产生混淆,导致误诊和耽误治疗。研究人员提出的试验报告表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因素通常是高胆固醇、不运动和吸烟。研究人员的新发现是口腔里的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发作。在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血液里发现了口腔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模拟实验证明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经过伤口进入血管后,会促使产生作用类似与血小板的一种胶状蛋白质,这种胶状蛋白质依附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堵塞血管,造成缺血和供养不足,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最终证明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就更应当注意口腔卫生。
老年人易患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同时又患有多种不同的口腔疾病,如龋齿等。当口腔疾病发作时可诱发、加重心脏病。另外,一些口腔疾病易与冠心病相混淆。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的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但也有少部分心绞痛患者疼痛的部位并不典型,而表现为颈、咽或下颌部疼痛,或者表现为牙痛,因而容易误诊,以致贻误病情。例如:有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因“牙痛”到口腔科看病,医生发现她有3颗龋齿,于是便拔除了一颗病变最严重的龋齿,可是老人的牙痛仍未缓解,第三天医生又将她的第二颗龋齿拔除,直至1周内将3颗龋齿全部拔除,患者的牙痛却没有丝毫减轻。经过如此周折医生始建议她看内科,经过心电图等检查很快就查明老人患的是冠心病心绞痛,经按心绞痛治疗后,患者的“牙痛”很快消失。其实,像这样不典型的心绞痛并不少见。
临床医生在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牙病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医生们分析认为,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的局部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并可侵入血液,当血液中的细菌和内毒素达到一定水平时,便会引起小的血栓和动脉痉挛,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受到累及,便会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医生建议心血管病患者要注意改善口腔卫生,最好每6个月进行一次牙周洁治。这样就明显减少了口腔中的致病菌,从而防止细菌和毒素侵入血液,减少血液方面的异常,达到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的目的。
已经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也要进行必要的的牙科治疗,特别是治疗牙周炎和牙周脓肿,这样有利于心肌梗塞的治疗和恢复,同时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