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知识问答:什么是口干症?
口干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对牙齿和口腔黏膜的冲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因而,口干症患者的患龋率较高。多数口干症患者的味觉也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地刺激食欲,而且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口干是口腔内唾液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唾液的产生和分泌受全身、局部、外界和自身各因素的影响。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或较长时间的张口呼吸,可出现口腔黏膜干燥、脱水,口唇干裂,口腔分泌物附着牢固等。
口腔内唾液分泌的减少,导致局部环境的变化;牙体由于缺乏自洁作用,以及唾液本质具有的抗菌效能下降,而容易造成猛性龋或牙周病。口腔黏膜干燥、萎缩。舌质红绛,舌苔减少,舌背出现沟纹,有烧灼感。
患者主诉口干仅作为一般的诊断依据,需根经过一些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诊。口干症主客观检查往往不一致,特别是在老年患者。能引起口干的原因很多,因此,除了患者的主诉症状外,应进行多项检查,包括唾液流量的测定,口腔黏膜、舌和牙的变化,必要时应全身检查,如血糖、免疫系统等,以明确口干的程度和原因。
口干症虽非严重疾病,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的饮食安排、必要的药物治疗及定期的口腔检查与维护,可以有效防治口干症,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守护口腔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①生活方式调整:增加水分摄入,保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成人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或根据个人活动量适当调整。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刺激口腔黏膜,影响唾液分泌,应尽量避免。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室内湿度,减少因环境干燥引起的口干。调整呼吸方式,尽量通过鼻子呼吸,减少用口呼吸的次数,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
②饮食调理: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梨、葡萄等水果,以及蔬菜沙拉等,既补充水分又富含维生素。适量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摄入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但需注意选择无糖产品以避免龋齿风险。
③药物治疗与辅助措施:咨询医生,对于因药物引起的口干,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或开具促进唾液分泌的药物。使用人工唾液,市面上有售多种人工唾液产品,可缓解口干症状,但需遵循医嘱使用。将口腔保湿剂涂抹于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水分蒸发。
④定期口腔检查与维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以免加重病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减少口腔细菌滋生,维护口腔健康。